明天就是立春,又一个四季轮回的开始。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……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,虽然天还尚寒,但养生的方法已经和冬天完全不一样了,来看看《黄帝内经》中是怎么说的。
在《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》篇中这样记载:
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
四气,就是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气候,四气调神的意思是顺应四季变化与自然界的规律,来调摄人的精神、行为,来争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,所以在春天的三个月,人们应该这样做:
春天的三个月,是草木发芽、生叶,枝叶舒展的时节。此时,天与地一起焕发出勃勃生机,万物也因此一派欣欣向荣。作为万物之灵的人,进入春季后,冬季时早卧晚起的作息时间就该变一变了,而应“夜卧早起”,也就是晚上睡得稍微晚一点(不能晚于23点),早晨起得早一点(6点左右)。
起床后,最好先到庭院或是户外走一走,散散步,感受春天逐渐开始生发的气机。人体与自然界的气机是相通的,此时我们身体里阳气也在生发,所以散步时女人要把头发散开,穿着宽松的衣裤,舒展舒展身体,让生发之气顺畅地宣发出来。
春天也是万物繁衍的季节,人的生机也是一个“新生命”,要让它自然地生长而不是有意无意地扼杀,赋予它焕发的权利而不是剥夺,帮助它焕发而不是违逆自然的规律。这就是顺应春气的原则,也是养护身体生机的道理。如果违背这一自然的法则,就会伤及肝气,到了夏季时因阳气亏虚不足造成寒性疾病,供给身体在“夏长”时节所需的真气也会因此匮乏。
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”,春夏是摄养阳气的季节,如果违背了春气的规律,人体内的少阳之气就很难焕发出生机,肝气也会因此变得内郁,进而发生病变。所以,春天是养肝、护肝的季节哦,所以饮食上宜少酸多甘,少吃酸味的食物,以免肝气过旺进而伤脾,适当吃些甘味食物,以便补益脾气滋养脾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