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健康网 首页| 收藏本站| 网站地图 | 注册会员| 登录本站 中国健康网
热门搜索: 你是否 先兆
更多

中医松楠:春季中风多发,身体的这些症状你是

2020-05-15 来源:未知 编辑::ldh 阅读

此时你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身体出现过的一些症状是与中风息息相关。发作性肢指麻木、阵发性眩晕、头目胀痛、一过性瘫软倾斜、短暂性言语謇涩等,这些症状有时持续时间很短,所以很容易被忽视。中风欲发病之前,常会出现一些前趋症状,这些先兆症状是中风发病重要的预警信号,但很多人对于这些先兆症状的危险性却认识不够。有数据显示,有中风先兆且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病史的患者五年内发生中风的几率为72%,而最短的发病时间是从先兆症状出现的三个月内。若能见微知著,及时有效地治疗,抓住先兆发生的病机本质,便会截断或扭转疾病的恶变途径,可以大大降低未来中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。

中医松楠:春季中风多发,身体的这些症状你是

肝阳上亢为标、肝肾阴虚为本

从“天人相应”理论讲,春季正值厥阴风木主令,天气具有阳气升发的特点,内应于肝,肝阳易动,“肝阳”本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,五志过极等原因也可导致人体产生肝火这一病理产物,因脏腑之气有升无降,肝阳上亢,则血随气上升充于脑部。《内经》有载“诸风掉眩皆属于肝”,“血之与气,并走于上,则为大厥。”临床多见这些有中风先兆的患者左脉弦硬有力而长,此为肝胆之火上升的明证;右脉弦硬而长者,胃气不降又兼冲气上冲。

从中医的整体观和全局观看,中风的发生并不简单是身中阳气之变动,而是深层次的阴阳、气血、营卫等诸多方面的不和所引发的阳气亢胜状态。阳气之变动是引发内风的直接原因。肝为风木之脏,体阴而用阳,所以肝的特性决定了肝阴易虚,肝阳易亢。五形中水生木,肝阳的潜藏源于肾水的涵养,一旦肾虚水亏,肝失所养,阳亢则肝风内动。“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,正阴虚为言也。夫人生于阳而根于阴,根本衰则人必病,根本败则人必危矣。所谓根本者,即真阴也。”可见,肝肾阴虚是阳化内风的根源所在,风阳上亢是其标。从临床脉象上,左右脉都弦硬有力的患者,阴分必有亏损。

中医松楠:春季中风多发,身体的这些症状你是

可以说,中风先兆的核心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,风阳上亢为标,属于本虚标实之病。因此要截断向中风转化的恶变进程,重在补本,以滋补、育阴、涵濡的方法扶持阴分之不足,运用甘味补虚之法;同时以兼顾标证,应肝之特性,选取轻清、甘缓、柔润之剂,以清寓补。因此标本兼治、辨证体质,当属治疗上策。

01 轻清凉泄、柔肝熄风法

肝为风木之脏,肝阴久耗,精液有亏,内风日旋,血燥生热,热则风阳上升,使肝阳内炽,气热失降,热蒸液亏者,有厥脱之先兆,临床症见面热、口舌干糜、心中填塞、指节麻木、脉弦动等。肝为刚脏,济之以柔,非柔润不能调和。用桑叶、连翘、丹皮、羚羊角清降肝经气火,清热之余亦着重纯甘,壮水养阴;以阿胶、地黄、石斛、天冬之柔婉液润之剂熄风和阳,刚亢之威可熄;用北沙参、 麦冬、 玉竹、 生地、 白芍,热象明显者,用甘寒滋阴之药;而血虚明显者补血,用阿胶、当归。诸药多清淡柔润,清凉固本是正治之法,但需用柔剂,不致伤血,且有养阴柔肝熄风之能。

02滋补肝肾、填精熄风法

肝肾虚耗,精血衰耗,肝血肾液内枯,水不涵木,阳化内风所导致发生中风先兆。肾阴亏虚,纳摄不足,虚风蒙窍。其表现为眩晕、行走气促、下肢无力等症,出现上实下虚征象者,针对这一病理特点以“质厚填阴,甘味熄风”,采用滋补填精法来截断中风的发生。用熟地、枸杞、肉苁蓉、当归、沙苑子、巴戟、牛膝、龟板摄纳肝肾真气,补益下虚本病,辅以菖蒲、远志安神开窍,使风熄液润,不致中厥。

中医松楠:春季中风多发,身体的这些症状你是

03 培土制木,益气宁风法

中医认为,“见肝之病, 知肝传脾, 当先实脾”。肝为起病之源,木旺易克土,脾胃为传病之所。预防中风,尤注意肝与脾胃的关系,重视肝病传脾、肝脾同治。阳明脾胃主肌肉四肢,中土阳明气衰,厥阴风动,木克土更甚,卫气乏源而卫表不固,导致肝阳亢害,因此用培土制木治疗肢体麻木或痿软,或兼见汗泄不寐、乏力气短、肉瞤悸动等,此类患者常常脾胃虚衰,正气不足、气血亏虚,要格外注意补益后天脾胃,使气血生化有源,正气渐充,有助于正复邪去。治以补益脾胃之气,固卫护阳之法,方用玉屏风散(黄芪、防风、白术)加当归、天麻、童桑。黄芪、白术养胃益气,健脾培中,当归补血和血、天麻、桑叶清肝泄木。此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疗思想可事半功倍,达到补中而制木的效果,则内风无源产生,有效防止病情恶变。

04 化湿建中、涤痰熄风法

肝肾虚衰,水亏不能涵养肝木,肝相火旺,风阳上扰;脾虚土衰,痰湿乃生,而风痰互结 , 风阳借机夹痰火,蕴而化热,亦可阻滞中腑,使枢机不利,升降逆乱,更有助于风火痰邪的升腾之势。秽浊横窜,蒙蔽清窍,头昏、耳鸣、眩晕、痰多、胸闷、脉弦。而弦动脉为阴阳失调,气血逆乱所致,见之“必有非时奋迅之患 ”,方中多用天麻、白蒺藜、桂枝、半夏、橘红、茯苓、薏苡仁、炙甘草。以半夏、橘红、茯苓、薏苡仁、炙甘草祛湿化痰,以天麻、白蒺藜清肝制木,桂枝温阳通络,使痰去风熄自缓,而不致中风。

中医松楠:春季中风多发,身体的这些症状你是

出现中风先兆症状已久的患者,此时机体已经处在正亏太甚的病理状态下,若遇诱因触动,如情绪过极,劳累过度,饮食肥腻,过度饮酒等,这些不良因素导致气机更加不畅,血脉运行失调、虚风内动更甚,风夹痰瘀,动在血脉之中,就会卒然昏仆、半身不遂,发生中风,病情严重,预后不佳。因此提早防范治疗,将大病恶病消除在最初的萌芽状态,才是中医治未病的根本。

我是中医松楠,专注纯中医临床、热衷纯中医文化,原创中医精品文章,欢迎关注我,给我点赞。

热门标签:你是否(5)先兆(1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收藏 推荐 打印 | 作者:ldh | 阅读:
姓名:
评价:
最新评论

网站简介- 广告服务- 网站地图- 版权申明- 联系我们- 友情链接- 申请加入- 用户投稿

Power by DedeCms